新闻中心
about news
行业动态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地摊生意的人间烟火气让商业地产回归本初
2020-06-18 | 世合实业


01:地摊生意,谋生正好

说来奇怪,传统文化中,各行各业都有菩萨,财神有财神菩萨,灶神有灶神菩萨,但地摊没有,估计摆地摊是一种自觉行为,想把手头的东西卖掉,街头巷尾找个地方就行,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,姜太公算是摆地摊较早的,但姜子牙摆地摊卖面粉——亏了本,姜太公和地摊不对付,卖过面粉,卖过吃的,都亏本,或许正是这样,才有了后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。

术业有专攻,各有各的本事,摆地摊的话,武大郎是强过姜太公的,温饱有余,小康不足,还能让潘金莲做全职太太,只不过潘金莲横生枝节水性杨花,让这事变了味,武大郎的烧饼摊毕竟是小本生意,大富大贵不可能,养家糊口小日子过过蛮好的,武大郎是租房住,“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,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,每日仍旧挑卖炊饼。此日,正在县前做买卖。”由此可见,武大郎固定资产不足,除去生活开销,闲钱略有节余,比如武松回家,大郎马上就买酒买肉招待。

地摊生意,说到底是底层群众解决生计问题的一个通道或一种活法,大有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气概,英雄落寞时,也选择地摊生意,早年刘皇叔也背着草鞋摆摊贩卖,刘备母子才没有被饿死。

说到现在,摆过地摊的富豪也不少,马云、宗庆后、老干妈陶华碧、京东刘强东、……,摆地摊对于百亿富豪们的成长有多少帮助,对此并不能得出因为所以的必然性结论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经此历练,说话做事靠谱、接地气,不然北京人怎么把摆地摊叫做“练摊”呢?一个“练”字,透着生意的精明与人情世故。

或许,这就是传说中的江湖故事。

02:地摊生意与商业地产:狭路不相逢

地摊生意,如果把它归为经济模式,它的优势在于零租金低租金、低成本投入、低风险经营,门面租金转让费几乎不用考虑,几千万把块的进货成本就可将地摊生意操持起来。地摊生意小本经营,许多人靠它谋生,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碗茶,两分钱一碗,几根板凳桌椅一把凉伞便撑起了生意,看似不起眼,却解决了回城知青就业难的问题。

如今,地摊生意又红火了,一夜之间,地摊成为风口浪尖,千树万树梨花开,嘈杂的叫卖声、吱吱炸响的烧烤摊,给城市夜生活平添了一幅市井风情的生活画卷。有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,地摊生意火了,会给现在的商业地产带来多大冲击?

电商冲击波,改变了商业地产,从一时的炙手可热变成窘态百出,地摊生意一出,会不会成为压垮商业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?带来商业地产重塑生态链。

回答是不会。商业地产与地摊生意的消费对象不重叠,两者狭路不相逢,一个喝桶装水,另一个喝瓶装水,有一定冲击,会分流部分消费需求,影响和冲击是有限的,不会成为商业地产的又一座大山,但引起商业地产足够的反思是应该的。

一碗水是固定恒定的,这里多了,那里就少了,电商冲击波带来商业消费习惯的改变,以往我们常说“逛街买东西”,买东西是目的,是显性的需求,逛街是隐性的、附带的需求,“不买东西去逛什么街?”,购物的多元化选择,逛街自然也少了许多,如此一来,电商以不可逆转之势狂奔突袭,实体店自然难以招架。

有因必有果,如果把这一切归因于电商冲击波,显然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半,还有一半是商业地产固有的问题,地摊生意能够红火,近乎零租金的租金水平功不可没,随人而动依街而设,地摊生意有着内生的强大动力,生意不好也就亏点人力成本,自己的工资钱不上算,实体店却做不到,它的租金成本是一项硬性支出。

03:回归本初

为什么实体店做不到?

过去,一铺旺三代的创富神话放大了财富期待,总觉得商铺就是一颗摇钱树,躺着都能赚钱,当今天有人还抱着“商铺价格一般是住宅价格的三倍”的信条时,你会觉得这难免有些搞笑。

正是由于惯性化的财富期待放大了商铺的地位,过高的定位让商铺定价过高,实际上商铺难承其重,而在个别项目,商铺早已成为伤铺的代名词。

地摊生意的财富效应,让商业地产重新审视生态链,其中商业地产定价成本是最主要的,让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趋于合理,用数字说话,有数据表明,商业物业的土地出让价格增幅速度处于下滑,也就是地价成本在降低。

商业地产就是一条价值链,开发商、房东、经营者、消费者四者循环互动,关键是不是良性循环,地摊生意做到了,目前商业地产要做到这一点,有些勉为其难。

如果烟火气的地摊生意,能让“高大上”的商业地产回归本初,也是好事一件。


关于世合  |  诚征英才  |  保护隐私权  |  免责条款  |  投诉与建议  |  技术支持:新火线
COPYRIGHT 2012 ALL RIGHT RESERVED 世合实业 | 豫ICP备14006852号-1